【天下雜誌 台灣智慧城市產業聯盟 智慧醫療 / 陳曉開 2020/11/26】
這對北醫附醫藥劑部來說,真是一場寧靜的數位轉型革命。
走進藥劑室,看到成群的藥車靜置在角落,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藥劑部副主任王爾瑩湧起一陣緊張情緒。她曾每小時都站在這裡,逐筆點收住院的處方調劑,催找緊急處方用藥,再請醫院內傳送人員快步分送到各個病房。
整點的藥劑發送不能有一點差錯,使藥師們繃緊神經;此外,還要耗費大量人力居間分送,「若錯過整點傳送,再等又是1個小時以後,緩不濟急呀!」王爾瑩點出大型醫院「住院單一劑量藥品供應系統」的困境。
現在,在每個樓層病房側間,都能看到新穎的「智慧藥櫃(Automatic Dispensing Cabinet,ADC)」;護理師接到醫囑與藥師核定通知後,就能在發藥前,到藥櫃提出病人的用藥。
藥劑部從過去調劑處方的大數據中,找出每個科別病房的常用藥品項,再挑出80%的個別科的病房常備用藥與針劑,放在ADC中;護理師通過指紋身分認證後,並點入病人虛擬藥櫃,就能取藥。藥櫃只會亮起該病人藥劑盒的燈,其他藥盒無法開啟,避免取藥錯誤。(延伸閱讀|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陳瑞杰|最懂區塊鏈的院長:智慧醫院只是手段,變成「好醫院」才是目的)
藥劑室與病房間繁忙的藥劑傳送不再,每個月藥劑傳送竟然減少達1,613次;取藥的時間,從過去的30到70分鐘,縮短到7秒鐘。
王爾瑩認為,更重要的是,護理師不用每次使用嗎啡等管制針劑前後,都要用紙筆盤點與登記數量,「ADC就能即時計數及回傳資訊到後台。」
退藥處理也是藥劑現場的難題。醫師經常必須依住院病人病況調整用藥,過往以人力傳送到病房的模式而言,又是一次奔波;藥劑師更要將這些退藥一一盤點歸位或丟棄,並逐筆填寫退帳。
王爾瑩形容,當時狀況是「假日前藥車爆量,假日後退藥爆量」,退藥率達3成是常有的事;加上很多藥品外觀類似,忙亂中有錯,很難避免。
因此,導入ADC,可說是終結了藥劑師找藥、盤點藥品、簽收、退藥及病房等藥的夢靨。(延伸閱讀|你拿錯藥了嗎?每600張處方箋就有1張用藥不當 影響全台42萬人)
北醫附醫藥劑部的「中央藥局管理平台」,是ADC背後的數位神經系統。所有藥品在登錄有效期限、品項、庫位等基本資料後,遍佈在21個病房的ADC會即時回傳最新用量;平台能根據過去每個藥品用量的大數據,演算出備藥量是否充足,並自動向藥廠下單。
「庫存盤點一直都是藥劑師的災難。ADC的即時資訊,管理平台的庫存管理、智慧叫單,都是我們的救星,」王爾瑩說。
尤其,近年新藥開發成長的速度驚人。根據統計,民國96年到107年,藥品品項就增加兩倍;大型醫院背負「不能缺藥」的壓力,儲備量總是比預估用量多2成到3成。
但導入ADC後,透過即時數據與管理平台的智慧運算,王爾瑩估計,2019年11月底上線以來,每月庫存成本可降低500萬元台幣。「藥劑師不用每天穿梭在堆滿藥品的『羊腸小徑』間,可以比較像個正常上班族⋯⋯」她自嘲過去的窘境。(延伸閱讀|智慧醫療深度專題・我們的未來醫生)
從過往單一劑量藥品供應的集中模式,轉化成「中央—病房」的ADC架構,大幅改變院內藥劑供應流程,可說是北醫附醫藥劑部關鍵的數位轉型。王爾瑩認為,最重要的,莫過於將藥劑師從每日、每小時的調劑、盤點、簽收等流程,與無止境地加班困境中解放出來,還給他們臨床與藥物諮詢、判斷的專業。